空調水系統設計、空調風系統設計要點匯總(四)發布日期:(2019-4-15) 點擊次數:630 |
|
八.空調系統設計思路步驟
1、當地氣象資料: (1)夏季室外最高氣溫℃; (2)冬季室外最低氣溫℃; (3)如果是高原地區要掌握當地大氣壓力 Pa; 2、制冷機組的選擇: 如果電力充足,首選電制冷機組。電制冷機組分為水冷式和風冷(熱泵型)式制冷機組,若采用水冷式制冷機組,則要了解冷卻水塔的安裝位置,制冷機組的機房位置和機房內梁下的凈高;若采用風冷(熱泵型)式制冷機組,則要了解是冷熱水機組,還是直接蒸發式機組(如:分體機、柜機、風管機、VRV等)室外機的安裝位置;若采用冷熱水機組,還要了解軟化設施、軟化水箱、循環水泵等設備的安裝位置。 如果電力不充足,增容有困難,則考慮是否有天然氣或城市煤氣。如果有燃氣,則首選燃氣型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 如果電力不充足,又沒有天然氣和城市煤氣,則首選燃油型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 夏季是否有廢蒸汽或廢熱水,如果有,則選蒸汽型或熱水型溴化鋰直燃機組。(如:鋼鐵公司或化工廠等)(以上問題需要業主或使用方明確,也可向業主或使用方提出明確的建設性方案,供業主或使用方選用) 3、冬季供熱熱源形式的確定: 向業主或使用方了解:是否有城市集中供熱或獨立鍋爐房供熱,若有則要了解一次熱水的供回水溫度或換熱站設在何處。 如果無城市集中供熱或鍋爐房供熱,就要選用風冷熱泵型冷熱水機組或直接蒸發式機組,并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設置輔助電加熱裝置。 明確供熱管道接口的預留平面位置和標高,應向業主或使用方提出供熱管道的接口尺寸和所需供水壓力及供熱量。 4、空調系統的確定: 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是否設計新風系統,應由業主或使用方明確),了解新風口引入位置及標高,明確風機盤管的形式(臥式暗裝、臥式明裝、立式暗裝、立式明裝、吸頂式等)。 若采用全空氣系統,就要了解建筑的層高、梁下凈高及吊頂和梁之間的高度尺寸(一般應不小于400mm),確定組合式空調機組的放置位置。 了解空調房間的使用特點(如:對噪聲、潔凈等有無特殊要求)。 了解是否需要設置排風系統(地下室必須設排風系統)。 5、送、回風管道材質應由業主或使用方明確: 鍍鋅鐵皮風道;玻璃鋼風道;鋁箔復合玻纖管道;板材粘接管道; 6、空調冷熱水管道的材質應由業主或使用方明確: 普通焊接鋼管;無縫鋼管;鍍鋅鋼管;PP-R管;鋁塑管;紫銅管; 7、空調冷凝水管道的材質應由業主或使用方明確: 鍍鋅鋼管;PP-R管;鋁塑管;PVC管; 8、空調送回風管道保溫材質的選材應由業主或使用方明確: 鋁箔超細玻璃棉;聚乙烯泡沫塑料板; 9、空調冷熱水管道保溫材質的選材應由業主或使用方明確: 鋁箔超細玻璃棉管殼;聚乙烯泡沫塑料管殼;聚氨脂泡沫塑料管殼;橡塑管殼; 10、送回風口形式和材質應由業主或使用方明確: 單層百葉、雙層百葉、散流器、格柵、條形風口等;鋁合金(噴塑)、塑料、木制等; 11、軟化裝置形式應由業主或使用方明確: 全自動軟化裝置;半自動軟化裝置;電子水處理器;其它; 12、循環水泵形式應由業主或使用方明確: 立式泵;臥式泵; 13、應向業主或使用方索取各層建筑平面圖和剖面圖,明確空調冷熱水總立管的位置或管道井的位置。
九.空調水系統管件附件的安裝
1.水泵在系統的設計位置: 一般而言,冷凍水泵應設在冷水機組前端,從末端回來的冷凍水經過冷凍水泵打回冷水機組;冷卻水泵設在冷卻水進機組的水路上,從冷卻塔出來的冷卻水經冷卻水泵打回機組;熱水循環泵設在回水干管上,從末端回來的熱水經過熱水循環泵打回板式換熱器。 2.冷卻塔上的閥門設計: (1)冷卻塔進水管上加電磁閥(不提倡使用手動閥) (2)管泄水閥應該設置于室內,(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內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凍) 3.水質處理 a水過濾:無論開式和閉式系統,水過濾器都是系統設計中必須考慮的。目前常用的水過濾器裝置有金屬網狀、Y型管道式過濾器,直通式除污器等。一般設置在冷水機組、水泵、換熱器、電動調節閥等設備的入口管道上 b閉式水系統:冷、熱水系統中必須設置軟化水處理設備及相應的補水系統。 電子水處理儀的安裝位置: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機前面。 4.水泵前后的閥門 1水泵進水管依次接:蝶閥-壓力表-軟接 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軟接-壓力表-止回閥-蝶閥 5.分\集水器 多于兩路供應的空調水系統,宜設置集分水器。集分水器的直徑應按總流量通過時的斷面流速(0.5-1.0m/s)初選,并應大于最大接管開口直徑的2倍;分汽缸﹑分水器和集水器直徑D的確定: a按斷面流速確定D分汽缸按斷面流速8-12m/s計算;分水器和集水器按斷面流速0.1m/s計算。 b按經驗公式估算來確定D, D=(1.5-3)DMAX DMAX支管最大直徑 c分\集水器之間加電動壓差旁通閥和旁通管(管徑一般取DN50) d集水器的回水管上應設溫度計. 6.各種儀表的位置 布置溫度表,壓力表及其他測量儀表應設于便于觀察的地方,閥門高度一般離地1.2-1.5m,高于此高度時,應設置工作平臺。 壓力表:冷水機組、進出水管、水泵進出口及集分水器各分路閥門外的管道上,應設壓力表; 溫度計:冷水機組和熱交換器的進出水管、集分水器上、集水器各支路閥門后、新風機組供回水支管,應設溫度計。 7.水系統的泄水與排氣 a在水系統的最低點,應設置排水管和排水閥門,放水時間為2-3h。 b在水系統的最高點,應設計集氣罐,在每個最高點(當無坡度敷設時,在水平管水流的終點)設置放空器。 8.壓差旁通閥的選擇 在變水量水系統中,為保證流經冷水機組中蒸發器的冷凍水流量恒定,在多臺冷水機組的供回水總管上設一條旁通管。旁通管上安有壓差控制的旁通調節閥。最大的設計流量按一臺冷水機組的冷凍水水量確定,管徑直接按冷凍水管最大允許流速選擇。 9.機組的位置 兩臺壓縮機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小于1.0m,制冷機與墻壁之間的距離和非主要通道的距離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機組(離心,螺桿,吸收式制冷機)其間距為1.5-2.0m。制冷機組的制冷機房的上部最好預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鉤或設置電動起吊設備。 |
|
上一篇:知道這些,一秒變制冷空調銅管焊接專業工! | 下一篇:空調水系統設計、空調風系統設計要點匯總(三) |